江南新闻中心
江南官方app免费下载专家学者共话绿色能源及储能产业发展 新能源+储能 引领绿色未来
10月11日,绿色能源及储能产业发展主题报告会在桃花岭饭店举行,9名来自绿色能源及储能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谋绿色新能源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据了解,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绿色能源和储能产业发展。当前,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正在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加速推进,风电、光伏发电被视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但其“靠天吃饭”的特性,给能源安全供应提出了挑战。作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储能产业迎来了重大的新发展机遇。当天,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电投集团、欣旺达等9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对新能源+储能产业的创新发展展开探讨和交流,为促进产、学、研、用的融合发展,推动宜昌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长昆,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柴茂荣,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海军,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德明,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陈孝红等9名专家和企业家,围绕风光+储能、钠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等方面作主旨演讲。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变得非常重要。锂离子电池里面绝大部分都是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让我们的汽车产业有了换道超车的机会,让我们在全球的新型储能占据了及其有利的位置,因为99.9%的磷酸铁锂材料和电池都是由中国的企业来生产的。
磷酸铁锂比三元电池安全,不需要昂贵的钴材料,成本比较低,让储能100%需要磷酸铁锂的领域有了坚实基础,导致全球超过99%的材料在中国生产。
磷酸铁锂目前不含税的价格不到4毛钱,这对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意义。电池为什么会随着循环寿命缩短?因为锂离子电池是靠锂离子在正负级疏导,每跑3000圈的时候就有10%的锂离子不动了,我们如果能把10%的锂离子预先补进,电池寿命就提高到1万次以上。我们提出用硅酸锂的副产物二氧化硅,不仅对寿命无害,反而有利,因为可以和氢氟酸反应。这件事情已经在大电池里面做起来了,这10%的锂补进去,可以让电池的寿命达到万次以上,可以解决电力储能的问题。
电动车辆和家庭储能,不需要1万次的寿命,四五千次就可以了,但是要求它更便宜、更节约资源怎么办?我们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准备了另一个材料,就是镍锰酸锂。锂的资源很宝贵,因为它是通过提高电压来储存更多能量,电压的提高是在不增加锂的情况下增加了40%多的能量,比三元更有效,导致总成本更低。
现在碳酸锂已经进入到过剩周期,据预测到2027年将会进入一个短缺周期。这就要求我们用钠离子给储能做准备,储能一部分情况下可以做钠离子,同时要发展镍锰酸锂,这对于平衡锂资源的供应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大家不使劲做?最大的难度是它提升电压,把电压从磷酸铁锂的3.2伏提升到4.5伏,充电电压提升到4.9伏,这就要做长期的研究工作。
今天大会的合作伙伴里面很多企业,广汽、欣旺达和新储能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吸引了一批做装备的企业,一起来推进行业的发展。必须在资源出现严重紧缺之前,钠离子和锂离子大规模发展起来,产业才会更可持续。
目前氢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我们现在除了要发展锂电池以外,还要找到一种比较安全可靠,能量大对环境又没有影响的能源,就是氢能。
氢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把钥匙,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是碳多、进口多。有四种方案:即化学能源高效利用、无碳一次能源高效利用、新能储能技术开发、氢能技术开发。
通过可再生能源把制氢低碳化,有两条路要走好。氢储能非常有效,可以通过各种储氢的方式,把它变成长期存放的物质变成电,或者是电多的时候制氢,氢多的时候发电。氢除了氢气储存,还可以储在氮里面变成氨。发展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趋势。
国家电投集团到目前为止装机容量是2.4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65%,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氢能列入了国家电能集团2035一流产业的战略目标,主要做两块:一是能源线,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进行;二是装备线,利用大型能源央企优势,把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技术和材料全方位打通。
我们在湖北省布局有几个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湖北总装机达到7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62%,光伏与新能源装机全省第一,预计“十四五”末,集团在鄂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300万千瓦,为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和清洁低碳做贡献。
我对宜昌市有两点建议。第一是率先打造湖北省的日氢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宜昌市水电和可再生能源优势,打造零碳绿电和绿氢耦合的能源供给体系,为宜昌市及湖北省氢能应用提供氢能源基础保障。第二是以应用拉动产业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氢能示范城市。充分发挥宜昌市清洁能源发电和清洁优势,结合宜昌市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和港口资源优势,围绕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加氢基础设施、氢气供给三个环节,推动宜昌市在港口物流、矿产运输、冷链物流、船舶应用等领域氢能应用示范商业化推广,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氢能示范城市,拉动产业发展。
能源变革是大势所趋,如今,全球储能动力江南app官方电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未来三至五年将会成倍增长,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迫使我们加快技术创新,特别是在能量密度和循环次数上进一步突破。
巨大的市场背后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安全是电化学储能发展的“生命线”。电化学储能一旦出现大面积系统安全问题,将危及整个行业。因此,乘用车安全问题、电池安全问题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拦路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尝试。
楚能新能源研发团队研发的电化学储能浸默式消防系统与新国标“浸默”电池安全系统方案不谋而合,可实现Pack级消防、电芯热失控发生时防爆阀开启、3S内消防报警、10S内启动抑制动作,70S完成液态抑制剂电池包浸没。当一个电池包出现问题,系统会联动报警并迅速解决,不会引起系统性风险。在浸默安全系统上,楚能完成了80多项专利,发明专利占73%。目前,楚能建设的浸默安全电站应用场景已经并网发电,楚能浸默电池系统已纳入了船级社的安全规范标准。
楚能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实现技术突破。新技术将成本持续拉低,在今年高工光伏新型储能大会上,首次对外宣布,到今年底,楚能新能源280Ah储能锂电池将以不超过0.5元/Wh的价格(不含税)销售,价格同比降本约40%,储能锂电池市场正式进入0.5元/Wh时代。受碳酸锂和行业影响,锂电池价格一般波动较大,楚能对外宣布的这一价格,不受碳酸锂和行业影响,且按照江南app官方最高行业标准质保,相当于给江南app官方下游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储能电池行业竞争无处不在,10年前有10年前的困难,现在有现在的困难,现在是最好的未来,没有哪一天会超越今天。人和社会都在不断进步,企业唯有大胆创新,才能拥抱新时代。
在面向大规模化和长时间储能时,液流电池是非常具有优势的。液流电池安全性高、寿命长,可以持续充放电,效率高、环境友好,在各种不同电堆有了很多的研究进展。
我们从2000年的小电池,到2009年建立融合公司,在2018年开发了新一代液流电池储能电堆技术,到最近2022年电站建设,基本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的自主性液流电池储能体系构架。我们整个研究坚持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隔膜在液流电池中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是燃料电池经常用的传导膜,成本降低40%到60%,同时高离子电导率和选择性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我们建立了两套产线和企业合作创新。
在双极板领域,我们坚持复合板的开发。在双极板和隔膜材料以及运行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目前已经在开发第三代的高电导率和机械强度的双极板材料。
我们开发了新一代的液流电池技术,基于高性能低成本可焊接技术,包括膜焊接、双极板焊接,将电堆体积降低的情况下工艺密度保持不变,成本与之前相比降低了35%到45%。
我们和河南勘探签订了新一代液流电池项目,一期工程去年年底完工,首套兆瓦时系统已经完成。我们与欧洲的比利时科尔德集团去年年底签订了合同,新一代技术是首次出口发达国家,这验证了这个技术成熟性。
液流电池也得到了国内认可,获得了各种奖项。全钒液流电池初始投资成本不便宜,原因是电解液成本高。随着未来规模化的提升,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有机液流电池电堆非常丰富,是适合酸性、碱性和活性体系的电堆,碱性体系下可以用负的有机分子,正极情况下没有特别适合的分子,正极材料通常用的是无极分子,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研究报道,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
整个有机体系基础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活性电堆和系统工程、水的迁移和隔膜污染等江南官方app免费下载,需要很多探索。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上下游产业链迅速发展。未来,我们可以从产品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着手,保持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欣旺达电子在这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规级安全和高可靠性是产品的底线,欣旺达的动力电池覆盖全场景需求,左手混动,右手纯电,通过“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来快速升级产品矩阵。储能产品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家庭、网络能源等场景,公司深耕前沿技术,开发新材料和新工艺,突破极致性能和实现极致安全。
CTP第二代产品今年一季度已量产,并大批量交付。CTP第三代技术,可实现电芯倒置、热电分离,4C液冷和无热失控,并融入下一代Pack温度控制技术。
创新是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产品技术创新,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欣旺达的供应链合作不再是简单的商务买卖,而是生态链、价值链的相互赋能。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智能制造到下游市场应用以及电池回收,推动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链。
新能源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公司制定了全球“4P”战略,关注人文、环境、产品和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以零碳工厂和灯塔工厂双料标准进行基地工厂建设。
欣旺达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开发了电池护照数字化平台,使用再生镍、锂、钴等多种材料,镍钴锰材料回收率可达99%以上;在电池设计、制造、回收等全过程落实循环经济。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动力电池产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我们将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
页岩气是纳米空隙和微裂缝中的天然气,有自生自储的特征,资源单一以甲烷为主,是典型的绿色能源。
《湖北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指出,鄂西地区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达11.68万亿立方米,居全国前列,具有年产能100亿立方米的开发潜力,页岩气的开采对改善湖北省能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年初,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中心在宜昌点军区部署了页岩气调查井——鄂宜页1号,一共钻遇5套含油气地层,其中在陡山沱组,发现了距今六亿年、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页岩气,未来的勘查开发价值潜力很大。
目前,页岩气勘探还没有完全实现商业开发利用。首先,勘探运输难度大,页岩气开采是在地表进行大量的钻探和压力施工,需要较好的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和水资源环境。其次,技术保障要求高。通过过去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页岩气技术储备全面,为宜昌页岩气开发积累了充足的经验。第三,地质条件要求高。页岩气开采需要比较厚的页岩,含气量要好,埋深要适中,地质、技术、环境将从不同层面影响页岩气开发利用前景。
宜昌地区的页岩气是在2亿年以前形成的,1亿年前后经历了强大的构造,这种页岩气能保存到现在,得益于它所存在的封闭体系。页岩气开采和开发利用是可控的,页岩气开采是定向钻探,整个钻探过程可视。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中心在宜昌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微地震监测,没有发现地震记录。目前,宜昌地区已经安装了深井宽频地震监测系统,不间断进行连续的地震观测,通过监测和预防手段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我们在地表施工时,整个钻井过程中泥浆不落地,施工结束后进行环境修复,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总之,宜昌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助于改善宜昌市的能源结构,为宜昌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页岩气开发利用前景较好,宜昌市页岩气开发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需要加大宣传。
页岩气地区主产区靠近宜昌市,建议宜昌把页岩气产业规划和其他有关项目产业规划紧密结合。